-
1905年9月2日,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
在110年前的今天,1905年9月2日(农历桂月初四),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。 京城里进行科举考试的贡院,以前学子们最向往又最恐惧的地方 1905年9月2日,袁世凯、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,以便推广学堂,咸趋实学。清[详细]
-
1905年9月2日,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
1905年9月2日,清政府发布“上谕”,宣布“自丙午(1906年)科为始,所有乡、会试一律停止。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。”科举考试兴起于隋朝,发展于唐宋,完善于明清。其主要程序是:初级为院试,在府一级地方上进行,[详细]
-
1898年3月6日,清政府与德国签订《胶澳租界条约》
在116年前的今天,1898年3月6日(农历二月十四),清政府与德国签订《胶澳租界条约》。 1898年3月6日,清政府与德国签订《胶澳租界条约》。1897年11月,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,派军舰占领胶州湾,然[详细]
-
1895年2月13日,甲午战争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议和
1895年2月13日,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“头等全权大臣”赴日议和。中日甲午战争在经历平壤、黄海、旅顺、东北等战役,清军连连溃败以后,清政府求和心切,答应日方要求,派“一意主和”的李鸿章前往议和。3月14日,李[详细]
-
1898年2月4日,清政府印造昭信股票
1898年2月4日,清政府准奏印造昭信股票100万张。当时,清政府因《马关条约》规定的第四期赔款即将到期,外债难举,右中允黄思永请造自强股票,筹借华款,户部拟定章程,奏准施行。发行总额为1亿两,面额分100两、5[详细]
-
1893年12月5日,清政府与英国签订《中英会议藏印条
1893年12月5日,中英签订《会议藏印条款》。英国于1888年3月挑起第一次侵藏战争,迫使清政府于1890年3月17日签订了《中英会议藏印条约》,清政府承认哲孟雄归英国保护。为了解决《藏印条约》中遗留的通商、交涉游[详细]
-
1651年10月31日,清改“承天门”为“天安门”
民国初年的天安门 人们一般认为蒯祥设计建造了闻名中外的天安门。其实蒯祥设计建造的不是天安门,而是天安门的前身“承天门”。 公元1417年(明永乐十五年),明成祖朱棣准备迁都北京,派蒯祥等著名匠师分工[详细]
-
1885年10月12日,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
1885年10月12日,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,命刘铭传为台湾巡抚。中法战争前,台湾作为一个道隶属于福建省。经过中法战争,台湾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出,清政府感到必须加强对台湾的统治。1885年10月,醇[详细]
-
1905年09月02日清政府废科举制
在108年前的今天,1905年9月2日(农历八月初四),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。 1905年9月2日,袁世凯、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,以便推广学堂,咸趋实学。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,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,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