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成语“慎终如始”洞见《道德经》的智慧
《道德经》只有短短五千言,却涵天盖地、尽说人道,可谓字字珠玑、句句精辟,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。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,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,从中完全可以洞见《道德经》的真谛。我们从这些成语中,再次精挑细选出最具人生智慧的一些成语。可以说字字都是真智慧,个个都是大境界,值得认真品读领悟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从成语“慎终如始”洞见《道德经》的智慧吧。
成语慎终如始出处
《道德经》第 64 章: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成语慎终如始含义
谨慎地做到最终,就像开始时一样,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成语“慎终如始”洞见《道德经》的智慧精髓
在日常生活中,普通人为人处事不能善始善终,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。
首先,虎头蛇尾,开端和过程都很重视、谨慎,而到结尾处却放松了警惕和要求;其次,急于求成,开头和过程都很认真,眼看将要大功告成,杂念、欲望、贪念便起来了,患得患失,最终前功尽弃。
从成语“慎终如始”洞见《道德经》的智慧
「慎终如始」带给我们的启示,是既要严于律己,老老实实地将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后,又要「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」,始终保持平和、「虚静」的心态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三要素:勤奋、坚持加心态。
猜你喜欢